
器官捐獻獲取手術(shù)前,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、醫(yī)院醫(yī)護人員對捐獻者默哀。 宜昌市紅十字會 供圖
近日,宜昌73歲市民李明(化名)捐獻的器官(一肝兩腎)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(tǒng),成功移植給3名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,讓3個瀕危的生命得以延續(xù)。這場跨越生死的善意傳遞,源于一位老人一生的向善堅守,更藏著一對父女心有靈犀的大愛默契。
“父親的后事已處理妥當,但一想到他以另一種方式‘活著’,還救了三個人,我們心里就多了份慰藉。”11月19日晚,李明的女兒文心(化名)哽咽著說。時間拉回到11月7日,文心的父親突發(fā)腦出血,在醫(yī)院昏迷四天四夜,醫(yī)生數(shù)次下達病危通知書,生命的指針逐漸走向終點。
ICU搶救室外的焦灼等待中,醫(yī)生的一句話點醒了文心——“器官捐獻能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(xù),可以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”。這個在旁人看來艱難的決定,在她心中卻有著篤定的答案:“父親一輩子都熱心助人,他救助了別人,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續(xù)?!?/p>
文心的篤定,源于父親刻在骨子里的善良。2005年夏,李明在江邊偶遇一名40多歲的男子不慎落水,沒有絲毫猶豫,便縱身躍入水中救人。這次見義勇為,他從未對家人提及,多年后,文心才從母親口中得知。平日里,鄰里街坊有困難、朋友遇事需搭手,李明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,用點滴行動詮釋著“助人”的意義。
耳濡目染間,善意早已在文心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2022年,她悄悄報名填寫了“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”,這份未曾對父親言說的默契,在生死關(guān)頭成為了連接兩代人的精神紐帶。
11月11日,李明經(jīng)搶救無效離世,在器官捐獻協(xié)調(diào)員的見證下,文心鄭重簽下器官捐獻同意書。器官捐獻獲取手術(shù)前,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宜昌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在場醫(yī)護人員全體肅立,向這位用生命傳遞大愛的老人默哀致敬。
器官捐獻與移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者生命、提升其生活質(zhì)量的重要手段。據(jù)了解,今年以來,宜昌市新增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1276人,完成器官捐獻73例,捐獻器官(組織)339個。每一個數(shù)字的背后,都是一個家庭的無私抉擇,都是一場生命的接力。
“每一位捐獻者家屬都讓我們深深感動。他們?nèi)讨鴨视H之痛,做出如此艱難而偉大的決定,這份胸懷令人敬佩?!币瞬屑t十字會相關(guān)負責人表示。李明老人的生命雖已謝幕,但他的善意與大愛,將通過三個鮮活的生命延續(xù),在人間傳遞著溫暖與希望。
該負責人表示,器官捐獻是人道主義精神的崇高體現(xiàn),每一位捐獻者都是“生命的擺渡人”,他們的奉獻不僅點燃了他人的生命希望,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社會觀念。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,突破傳統(tǒng)觀念的束縛,加入到器官捐獻志愿者的行列中來,讓愛與生命在接力中永續(xù),讓更多家庭擺脫病痛的陰霾。(三峽日報記者 王英)
發(fā)表時間:2025-11-21 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器官捐獻獲取手術(shù)前,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、醫(yī)院醫(yī)護人員對捐獻者默哀。 宜昌市紅十字會 供圖
近日,宜昌73歲市民李明(化名)捐獻的器官(一肝兩腎)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(tǒng),成功移植給3名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,讓3個瀕危的生命得以延續(xù)。這場跨越生死的善意傳遞,源于一位老人一生的向善堅守,更藏著一對父女心有靈犀的大愛默契。
“父親的后事已處理妥當,但一想到他以另一種方式‘活著’,還救了三個人,我們心里就多了份慰藉?!?1月19日晚,李明的女兒文心(化名)哽咽著說。時間拉回到11月7日,文心的父親突發(fā)腦出血,在醫(yī)院昏迷四天四夜,醫(yī)生數(shù)次下達病危通知書,生命的指針逐漸走向終點。
ICU搶救室外的焦灼等待中,醫(yī)生的一句話點醒了文心——“器官捐獻能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(xù),可以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”。這個在旁人看來艱難的決定,在她心中卻有著篤定的答案:“父親一輩子都熱心助人,他救助了別人,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續(xù)。”
文心的篤定,源于父親刻在骨子里的善良。2005年夏,李明在江邊偶遇一名40多歲的男子不慎落水,沒有絲毫猶豫,便縱身躍入水中救人。這次見義勇為,他從未對家人提及,多年后,文心才從母親口中得知。平日里,鄰里街坊有困難、朋友遇事需搭手,李明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,用點滴行動詮釋著“助人”的意義。
耳濡目染間,善意早已在文心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2022年,她悄悄報名填寫了“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”,這份未曾對父親言說的默契,在生死關(guān)頭成為了連接兩代人的精神紐帶。
11月11日,李明經(jīng)搶救無效離世,在器官捐獻協(xié)調(diào)員的見證下,文心鄭重簽下器官捐獻同意書。器官捐獻獲取手術(shù)前,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宜昌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在場醫(yī)護人員全體肅立,向這位用生命傳遞大愛的老人默哀致敬。
器官捐獻與移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者生命、提升其生活質(zhì)量的重要手段。據(jù)了解,今年以來,宜昌市新增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1276人,完成器官捐獻73例,捐獻器官(組織)339個。每一個數(shù)字的背后,都是一個家庭的無私抉擇,都是一場生命的接力。
“每一位捐獻者家屬都讓我們深深感動。他們?nèi)讨鴨视H之痛,做出如此艱難而偉大的決定,這份胸懷令人敬佩?!币瞬屑t十字會相關(guān)負責人表示。李明老人的生命雖已謝幕,但他的善意與大愛,將通過三個鮮活的生命延續(xù),在人間傳遞著溫暖與希望。
該負責人表示,器官捐獻是人道主義精神的崇高體現(xiàn),每一位捐獻者都是“生命的擺渡人”,他們的奉獻不僅點燃了他人的生命希望,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社會觀念。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,突破傳統(tǒng)觀念的束縛,加入到器官捐獻志愿者的行列中來,讓愛與生命在接力中永續(xù),讓更多家庭擺脫病痛的陰霾。(三峽日報記者 王英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技術(shù)支持:荊楚網(wǎng)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