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崗時扎根三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退休后毅然回到老家埋頭帶領鄉(xiāng)親脫貧致富,“斷指扶貧”書記羅官章的身后有一位始終支持他的妻子李傳春,也是他一生覺得虧欠的人。
“我一生支持丈夫的工作?!薄拔乙簧葠圩优?,孝順父母……”這是羅官章生前以妻子口吻為李傳春寫的小傳,字里行間是他對愛人的愧疚與深情。11月2日,子女在收拾老人遺物時,在書柜中找到這本早已泛黃的“與妻書”。
“爸爸常年在外工作,家里全靠媽媽。”看著父親用筆寫下的關于母親的點點滴滴,大女兒李鳳英禁不住流下了眼淚。她說,當年父親在外工作,通訊、交通不便,一年見不到人是常事,兩位老人、三個子女,農(nóng)活、家務全都由母親承擔下來,從不道一句苦。
為了給家里添置新鋪蓋,挑著松塔、藥材走上一天一夜到巴東去賣;為了增加收入,種完家里的10畝田,帶著村民攬起砸石修路的活兒……一天,李傳春累得實在受不了了,跑到羅官章工作的地方哭了兩天,卻被安慰道:“等我退休了慢慢報答你,帶你去北京,去看天安門。”
“她一直等,等到父親退休,又等到他天麻試驗成功,這一等就是19年?!贝笈隼钚阍聘嬖V湖北日報全媒記者,2016年丈人去北京接受表彰,才決定帶著岳母去一趟天安門。然而,此時的李傳春因病無法站立,只能靠輪椅出行,當她試著站起來、想拉著丈夫的手站著拍一張結婚60周年紀念照,一旁的子女頓時泣不成聲。2018年,李傳春離世,這張沒有拍成的紀念照,也成了二老的遺憾。
他在任時,有很多次招工機會,總說其他人更需要這個工作,家人想被照顧下卻不行。小女兒李秀英清晰記得,母親想有個退休保障,曾希望參加招工,父親卻以“你還是當個農(nóng)民好”為由,拒絕了母親。
30多年前,李鳳英下崗,小兩口連續(xù)三天找到羅官章,希望幫助找份工作養(yǎng)家糊口,卻被說道:“你們不能搞特殊,不如去學一門手藝,靠勞動養(yǎng)活自己?!?/p>
在小傳中,羅官章寫道“70年代,牛莊搞‘白色革命’(地膜覆蓋技術),從我家做起進行試種,然后向群眾推廣,我任組長……”
“母親是一位要強的女性?!崩钚阌⒒貞?,父親在外工作多年,母親從未跟他說過家里所需,反倒是父親需要支持的時候,母親總會給予支持。
“那些年,他在外帶頭搞建設,不吃食堂也不吃村民的飯,都是自己做,大半年吃不到肉。外出開會,從未給家里帶過禮物?!崩铠P英說,父親一輩子生活儉樸,晚年的生活習慣也簡單,常吃炕洋芋和合渣。母親離世后,那床用過的被褥,他補了又補繼續(xù)用。
外孫李星回憶,印象中外公曾有過一次送自己上學??墒沁€沒到學校,幫忙背書包的外公卻沒了蹤影。后來才得知,他走到一半,著急到田里和村民開會,把他上學的事情忙忘了?!皠e人爺爺帶孫子玩游戲、做手工,我的外公卻喜歡扎到田里忙活?!?/p>
“父親經(jīng)常說,只要老百姓日子過好了,我們的日子就好了?!崩铠P英說,父親退休后,子女們曾提議接他到城里養(yǎng)老,執(zhí)拗的他卻堅決拒絕,“他要守著家鄉(xiāng),看著家鄉(xiāng)富起來才放心”。
在早年的媒體采訪中,羅官章眼里噙著淚花深情地向妻子說:“還有好多百姓吃不飽,我有退休金,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,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?”鏡頭中,李傳春低下頭,默默地擦拭著眼淚。
一句“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”是夫妻之間最純的關照和承諾。
“勇挑家務重擔,從不怕困難。”“我自己再累,也不讓他們做家務事,做農(nóng)活?!痹诮o妻子寫的小傳中,作為丈夫,羅官章用最樸實的語言和最細致的回憶,記錄著妻子的偉大和善良。那泛黃的紙張里,藏著一位土家漢子的柔情,更浸潤著他對妻子未曾言語的愛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義超 張澤沐 何凡 匡柏學)
發(fā)表時間:2025-11-21 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在崗時扎根三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退休后毅然回到老家埋頭帶領鄉(xiāng)親脫貧致富,“斷指扶貧”書記羅官章的身后有一位始終支持他的妻子李傳春,也是他一生覺得虧欠的人。
“我一生支持丈夫的工作?!薄拔乙簧葠圩优㈨樃改浮边@是羅官章生前以妻子口吻為李傳春寫的小傳,字里行間是他對愛人的愧疚與深情。11月2日,子女在收拾老人遺物時,在書柜中找到這本早已泛黃的“與妻書”。
“爸爸常年在外工作,家里全靠媽媽?!笨粗赣H用筆寫下的關于母親的點點滴滴,大女兒李鳳英禁不住流下了眼淚。她說,當年父親在外工作,通訊、交通不便,一年見不到人是常事,兩位老人、三個子女,農(nóng)活、家務全都由母親承擔下來,從不道一句苦。
為了給家里添置新鋪蓋,挑著松塔、藥材走上一天一夜到巴東去賣;為了增加收入,種完家里的10畝田,帶著村民攬起砸石修路的活兒……一天,李傳春累得實在受不了了,跑到羅官章工作的地方哭了兩天,卻被安慰道:“等我退休了慢慢報答你,帶你去北京,去看天安門?!?/p>
“她一直等,等到父親退休,又等到他天麻試驗成功,這一等就是19年。”大女婿李秀云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,2016年丈人去北京接受表彰,才決定帶著岳母去一趟天安門。然而,此時的李傳春因病無法站立,只能靠輪椅出行,當她試著站起來、想拉著丈夫的手站著拍一張結婚60周年紀念照,一旁的子女頓時泣不成聲。2018年,李傳春離世,這張沒有拍成的紀念照,也成了二老的遺憾。
他在任時,有很多次招工機會,總說其他人更需要這個工作,家人想被照顧下卻不行。小女兒李秀英清晰記得,母親想有個退休保障,曾希望參加招工,父親卻以“你還是當個農(nóng)民好”為由,拒絕了母親。
30多年前,李鳳英下崗,小兩口連續(xù)三天找到羅官章,希望幫助找份工作養(yǎng)家糊口,卻被說道:“你們不能搞特殊,不如去學一門手藝,靠勞動養(yǎng)活自己。”
在小傳中,羅官章寫道“70年代,牛莊搞‘白色革命’(地膜覆蓋技術),從我家做起進行試種,然后向群眾推廣,我任組長……”
“母親是一位要強的女性。”李秀英回憶,父親在外工作多年,母親從未跟他說過家里所需,反倒是父親需要支持的時候,母親總會給予支持。
“那些年,他在外帶頭搞建設,不吃食堂也不吃村民的飯,都是自己做,大半年吃不到肉。外出開會,從未給家里帶過禮物?!崩铠P英說,父親一輩子生活儉樸,晚年的生活習慣也簡單,常吃炕洋芋和合渣。母親離世后,那床用過的被褥,他補了又補繼續(xù)用。
外孫李星回憶,印象中外公曾有過一次送自己上學??墒沁€沒到學校,幫忙背書包的外公卻沒了蹤影。后來才得知,他走到一半,著急到田里和村民開會,把他上學的事情忙忘了?!皠e人爺爺帶孫子玩游戲、做手工,我的外公卻喜歡扎到田里忙活。”
“父親經(jīng)常說,只要老百姓日子過好了,我們的日子就好了?!崩铠P英說,父親退休后,子女們曾提議接他到城里養(yǎng)老,執(zhí)拗的他卻堅決拒絕,“他要守著家鄉(xiāng),看著家鄉(xiāng)富起來才放心”。
在早年的媒體采訪中,羅官章眼里噙著淚花深情地向妻子說:“還有好多百姓吃不飽,我有退休金,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,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?”鏡頭中,李傳春低下頭,默默地擦拭著眼淚。
一句“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”是夫妻之間最純的關照和承諾。
“勇挑家務重擔,從不怕困難?!薄拔易约涸倮?,也不讓他們做家務事,做農(nóng)活。”在給妻子寫的小傳中,作為丈夫,羅官章用最樸實的語言和最細致的回憶,記錄著妻子的偉大和善良。那泛黃的紙張里,藏著一位土家漢子的柔情,更浸潤著他對妻子未曾言語的愛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義超 張澤沐 何凡 匡柏學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技術支持:荊楚網(wǎng)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