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這里雜草叢生、垃圾遍地,如今成了家門口的小公園,晚飯后散步特別舒服?!弊蛉?,在五丈港口袋公園邊,正帶著孩子玩耍的喻女士說。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公園,成為我市上半年城市“疤痕”治理的最新注腳。
曾用圍擋“遮丑”的垃圾死角,如今成了孩子嬉戲的樂園;裸露的“癩頭瘡”地塊,轉身化作噴泉、涼亭相映的風景線……在鄂州,這些看得見的變化,正帶來摸得著的幸福。
今年以來,鄂州市以“繡花功夫”治愈城市“疤痕”,共組織實施“疤痕”治理重點任務72項,其中全面完工48項,持續(xù)推進24項,綜合整治面積達31萬平方米。
拆除遮丑墻,讓“邊角料”變“金角銀邊”
“圍擋一拆,推窗見綠!”寒溪口袋公園地塊曾是社區(qū)垃圾死角,蚊蠅孳生,社區(qū)只好用圍擋“遮丑”。市城管委聯(lián)合西山街道寒溪社區(qū)多次召開居民議事會,最終投入50多萬元,將其改造為集休憩、停車、運動、親子為一體的口袋公園。2386平方米空間內,綠化面積662平方米,新建停車位20余個,兒童滑梯、羽毛球場地一應俱全。
上半年,全市共拆除各類大型圍擋18處,相關地塊“變身”口袋公園、小游園、生態(tài)停車場等公共場所,獲得周邊居民一致好評。
見縫插綠,讓城市“癩頭瘡”變身風景線
城市綠化缺失、黃土裸露等問題,猶如城市肌理上的“癩頭瘡”,既影響市容市貌,又降低市民生活品質。如今,我市通過“見縫插綠、立體增綠”精細化改造,讓這些“瘡疤”蛻變?yōu)槭忻裣矏鄣摹按蚩c”。
以國家級葛店經開區(qū)為例,今年以來,該區(qū)以路網為脈絡,積極推進“一縱一橫”綠化提升工程,通過退菜還綠、優(yōu)化布局,新增綠化面積25500平方米,沿線增設4個休閑驛站,并在電商大道與東湖路交會處、張家灣社區(qū)打造了兩處噴泉景觀。
“以前這里光禿禿的,風一吹就起灰,現(xiàn)在綠樹成蔭,還有噴泉和涼亭,環(huán)境好太多了!”家住高新大道附近的居民夏磊笑著說道。
在鄂城區(qū)長江100小區(qū),新增的生態(tài)停車場讓居民談女士連連稱贊:“以前下班回家找車位要轉半天,現(xiàn)在方便多了,綠化也養(yǎng)眼,看著就舒心?!?/p>
從裸露黃土到蔥蘢綠地,從閑置空地到便民設施,我市通過精細化治理,讓城市“邊角料”煥發(fā)新生,真正實現(xiàn)了生態(tài)效益與民生需求雙贏。
科技助力+全民參與,讓城市“綠妝”更持久
在推進城市綠化建設的同時,我市更注重長效管養(yǎng)。市城管委創(chuàng)新管理模式,對新建的口袋公園、生態(tài)停車場實行“建管并重”策略,通過智慧城管平臺對綠化缺水和設施破損進行智能監(jiān)測、快速響應。為激發(fā)市民參與熱情,試點推行“市民園長”制度,招募志愿者參與日常管理,讓居民從“旁觀者”變身為城市綠化的“主人翁”。
為應對高溫天氣,26臺灑水車實施精準作業(yè),重點為裸露地塊“補水降溫”;園林部門科學選種,優(yōu)先采用耐熱、耐旱、低維護的鄉(xiāng)土樹種,確保綠化“種得活、長得好、管得省”。通過“技術+人力”雙重保障,讓每一片新綠都能在城市扎根,用綠色治愈曾經的城市“疤痕”。
“我們將繼續(xù)用腳步丈量城市,用‘繡花功夫’治理‘疤痕’,讓群眾在推窗見綠、路暢心安中共享高質量發(fā)展成果。”市城管委負責人表示,下半年將堅持“重點治、突出建、長效管”,繼續(xù)推動20余項整治任務,重點向城鄉(xiāng)結合部、背街小巷延伸,確保全年綜合整治面積超50萬平方米。
城市之美,美在細節(jié);民生之福,在于用心。31萬平方米的“疤痕”蝶變,只是鄂州市城市更新的序章。隨著更多斷頭路打通、更多圍擋拆除、更多裸露地披綠,一座宜居、韌性、智慧的城市正加速呈現(xiàn)。(鄂州日報)
發(fā)表時間:2025-08-19 來源:湖北文明網
“以前這里雜草叢生、垃圾遍地,如今成了家門口的小公園,晚飯后散步特別舒服?!弊蛉眨谖逭筛劭诖珗@邊,正帶著孩子玩耍的喻女士說。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公園,成為我市上半年城市“疤痕”治理的最新注腳。
曾用圍擋“遮丑”的垃圾死角,如今成了孩子嬉戲的樂園;裸露的“癩頭瘡”地塊,轉身化作噴泉、涼亭相映的風景線……在鄂州,這些看得見的變化,正帶來摸得著的幸福。
今年以來,鄂州市以“繡花功夫”治愈城市“疤痕”,共組織實施“疤痕”治理重點任務72項,其中全面完工48項,持續(xù)推進24項,綜合整治面積達31萬平方米。
拆除遮丑墻,讓“邊角料”變“金角銀邊”
“圍擋一拆,推窗見綠!”寒溪口袋公園地塊曾是社區(qū)垃圾死角,蚊蠅孳生,社區(qū)只好用圍擋“遮丑”。市城管委聯(lián)合西山街道寒溪社區(qū)多次召開居民議事會,最終投入50多萬元,將其改造為集休憩、停車、運動、親子為一體的口袋公園。2386平方米空間內,綠化面積662平方米,新建停車位20余個,兒童滑梯、羽毛球場地一應俱全。
上半年,全市共拆除各類大型圍擋18處,相關地塊“變身”口袋公園、小游園、生態(tài)停車場等公共場所,獲得周邊居民一致好評。
見縫插綠,讓城市“癩頭瘡”變身風景線
城市綠化缺失、黃土裸露等問題,猶如城市肌理上的“癩頭瘡”,既影響市容市貌,又降低市民生活品質。如今,我市通過“見縫插綠、立體增綠”精細化改造,讓這些“瘡疤”蛻變?yōu)槭忻裣矏鄣摹按蚩c”。
以國家級葛店經開區(qū)為例,今年以來,該區(qū)以路網為脈絡,積極推進“一縱一橫”綠化提升工程,通過退菜還綠、優(yōu)化布局,新增綠化面積25500平方米,沿線增設4個休閑驛站,并在電商大道與東湖路交會處、張家灣社區(qū)打造了兩處噴泉景觀。
“以前這里光禿禿的,風一吹就起灰,現(xiàn)在綠樹成蔭,還有噴泉和涼亭,環(huán)境好太多了!”家住高新大道附近的居民夏磊笑著說道。
在鄂城區(qū)長江100小區(qū),新增的生態(tài)停車場讓居民談女士連連稱贊:“以前下班回家找車位要轉半天,現(xiàn)在方便多了,綠化也養(yǎng)眼,看著就舒心?!?/p>
從裸露黃土到蔥蘢綠地,從閑置空地到便民設施,我市通過精細化治理,讓城市“邊角料”煥發(fā)新生,真正實現(xiàn)了生態(tài)效益與民生需求雙贏。
科技助力+全民參與,讓城市“綠妝”更持久
在推進城市綠化建設的同時,我市更注重長效管養(yǎng)。市城管委創(chuàng)新管理模式,對新建的口袋公園、生態(tài)停車場實行“建管并重”策略,通過智慧城管平臺對綠化缺水和設施破損進行智能監(jiān)測、快速響應。為激發(fā)市民參與熱情,試點推行“市民園長”制度,招募志愿者參與日常管理,讓居民從“旁觀者”變身為城市綠化的“主人翁”。
為應對高溫天氣,26臺灑水車實施精準作業(yè),重點為裸露地塊“補水降溫”;園林部門科學選種,優(yōu)先采用耐熱、耐旱、低維護的鄉(xiāng)土樹種,確保綠化“種得活、長得好、管得省”。通過“技術+人力”雙重保障,讓每一片新綠都能在城市扎根,用綠色治愈曾經的城市“疤痕”。
“我們將繼續(xù)用腳步丈量城市,用‘繡花功夫’治理‘疤痕’,讓群眾在推窗見綠、路暢心安中共享高質量發(fā)展成果。”市城管委負責人表示,下半年將堅持“重點治、突出建、長效管”,繼續(xù)推動20余項整治任務,重點向城鄉(xiāng)結合部、背街小巷延伸,確保全年綜合整治面積超50萬平方米。
城市之美,美在細節(jié);民生之福,在于用心。31萬平方米的“疤痕”蝶變,只是鄂州市城市更新的序章。隨著更多斷頭路打通、更多圍擋拆除、更多裸露地披綠,一座宜居、韌性、智慧的城市正加速呈現(xiàn)。(鄂州日報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